人肝癌HepG2绿色荧光标记BALB/c裸小鼠肿瘤模型
原创版权
模型信息
中文名称:人肝癌HepG2绿色荧光标记BALB/c裸小鼠肿瘤模型
英文名称:HepG2-eGFP
类型:肝癌动物模型
分级:NA
用途:用于肝癌研究。
研制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保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研究背景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一、临床表现及致病机理
早期肝癌的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无肝病病史的患者,肝脏转移尚属早期,未出现相应症状,而原发肿瘤症状明显多属中晚期。此类患者的继发性肝癌多在原发治疗的检查、随访中发现。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患者多主诉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差、消瘦或发热等。体检时在中上腹部可扪及肿大的肝脏,或质地坚硬有触痛的硬结节,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黄疸和腹水等。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肝癌,但一般发展相对缓慢,程度也相对较轻,多在做肝脏各种检查时疑及转移可能,进一步检查或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原发肿瘤。部分患者经多种检查无法找到原发癌灶。既有原发肿瘤,也有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原发肿瘤及肝脏转移癌均已非早期,患者除肝脏的类似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体征外,同时有原发肿瘤引起的临床表现,如结、直肠癌肝转移时可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以及便血等。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基因双重因素影响。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可通过不同途径,如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直接侵润肝脏而形成疾病。
二、模型背景
HepG2细胞,来源于一个15岁白人的肝癌组织。该细胞分泌多种血浆蛋白:清蛋白、α2-巨球蛋白、血纤维蛋白溶酶原、铁传递蛋白等。该细胞表达3-羟基-3-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和肝甘油三酸脂脂肪酶。该细胞在有百草枯(英文名:gramoxone)的环境下过氧化氢酶mRNA表达增加,ApoA-I mRNA 表达减少。
无胸腺裸鼠(Nude Mouse,简称裸鼠)目前已成为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模型。经过世界各国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的努力,目前已将nu基因导入不同近交系动物,成为系列动物模型,仅小鼠模型一种,已建立了二十余种近交系裸鼠。由于裸鼠的免疫缺陷,在一定情况下,不排斥来自异种动物的组织移植。因此可作移植人类恶性肿瘤的接受体。根据T.Fogh等1979~1980年的报导,已有150株人的瘤细胞和人体原发癌移植于裸鼠获得成功,目前已成功地将人结肠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白血病、肾癌、宫颈癌、软组织肉瘤和骨肉瘤等移植于裸鼠、获得了一定百分比(35.7%)的良好生长,并可传代。若用已建株的人体肿瘤组织培养细胞作移植材料,接种后的成活率更高(41%)。
制备方法
本实验中所用鼠种BALB/c-nu/nu,系1973年从丹麦引入日本中央实验动物所研究。继续培育三年后,交由日本CLEA株式会社进行生产。1980年由CLEA引入。雄鼠是无胸腺裸鼠(BALB/c-nu/nu),雌鼠是有胸腺的杂合小鼠(BALB/c-nu/+)。采用BALB/c-nu/+♀与BALB/c-nu/nu♂随机交配法进行繁殖,已取得较好成果,裸鼠的生产性能良好:受胎率达81.5%,平均产仔率8.1只/窝,平均产裸仔率3.99只/窝,每窝平均成活3.62只仔鼠,9周龄仔鼠成活率100%,其主要项目数据与日本中央实验动物研究所(CLEA)和英国实验动物中心(LAC)发表的材料基本一致。
模型制作采用BALB/cA-nu裸小鼠,鼠龄5周,体重15-18g,在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 free,SPF)的饲养间饲养。
1 细胞培养:HepG2细胞为本实验室冻存
2 构建带有筛选标记的载体:chicken-β-actin- promoter-eGFP
图1绿色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
3 细胞转染和筛选:采用Lipofectamine 2000 Reagent转染HepG2细胞。转染后,用含G418的培养液筛选细胞,获得稳定表达GFP的细胞株,选择其中高表达的克隆株扩大培养(图2)。
图2绿色荧光标记的HepG2细胞系(200×)
稳定高表达GFP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呈强荧光,并且荧光较均匀的分布于整个细胞内。单克隆GFP细胞在无G418筛选压力下,传代数次后仍能稳定高水平表达GFP(图2)。细胞形态和未转染细胞无明显区别。
4 肿瘤细胞的植入及活体荧光成像:收集处于生长对数期的高表达细胞株,进行裸鼠皮下接种,采用活体荧光影像系统摄像动态观察,Slide Book 4.0软件进行荧光光子数分析。
评价验证
图1 皮下接种HepG2-GFP肿瘤生长影像分析
图2 荧光标记肿瘤生长曲线
对数生长期的GFP标记HepG2肿瘤细胞悬液皮下种于BALB/cA-nu小鼠,分别在接种的7、14、21、28和35d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从第1周至第5周,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增加,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面积逐渐增大,荧光光子数也逐渐增多,与肿瘤体积的生长成正比。
生物安全性
该小动物模型饲养在清洁级动物中,微生物处于监控状态,动物房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小鼠不会出现逃逸,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
讨论与结论
了解中析
实验室仪器
合作客户
- 尾部悬吊模拟失重诱导大鼠抑郁模型咨询量:91
- 抑郁症c57小鼠慢性社会挫败应激模型咨询量:779
- 自闭症家犬Shank3敲除模型咨询量:286
- 睡眠干扰/剥夺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咨询量:113
- 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咨询量:89
- SARS-CoV-2感染Ad5-hACE2转导的非转基因小鼠模型咨询量:108
- SARS-CoV-2感染恒河猴模型咨询量:106
- 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肺炎模型咨询量:2023
- SARS-CoV-2感染转基因小鼠模型咨询量:222
- STAT1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咨询量:123
- 颞叶癫痫小鼠海人酸模型咨询量:128
- 颞叶癫痫食蟹猴海人酸模型咨询量:105
- Hpd基因敲除高酪氨酸血症III型巴马小型猪咨询量:423
- 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敲除微型西藏小型猪咨询量:136
- 自发性微型巴马小型猪咨询量:505
- SARS-CoV-2 Probe- V-nCoV2019-S气管,滴鼻,眼结膜联合感染食蟹恒河猴模型咨询量:91
- 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咨询量:110
- 高表达Fbxw11选择性剪接体的MLL-AF9的小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模型咨询量:75
- SARS-CoV 滴鼻感染BALB/c小鼠模型咨询量:71
- 大鼠母子分离早期离乳应激模型咨询量:85
- 动物细胞模型实验咨询量:81
- 间质性肺炎小鼠模型试验咨询量:156
- 肌苷致急性高尿酸血症树鼩模型咨询量:83
- SARS-CoV Toronto-2滴鼻感染雪貂模型咨询量:85
- Townes镰状细胞贫血小鼠模型咨询量:94
- KM突变慢性炎症小鼠模型咨询量:269
- 重组流感病毒PR8-CON感染小鼠模型咨询量:154
-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4转基因高血压小鼠模型咨询量:96
- 沙门氏菌灌胃诱导回肠炎小鼠模型咨询量:117
- A/Anhui/1/2013(H7N9)气溶胶途径感染雪貂模型咨询量:116